ID481425386

线上读书会严格打卡 阅读任务完不成还要遭淘汰

  闺蜜读书会的成员

  除了面对面的读书会,时下通过新媒体媒介发展的线上读书会也大行其道。粉丝数达到几十万之众的

  “十点读书”、“罗辑思维”

  倡导共读、分享书单的公众号的成功,正是踩准了现代人对于寻求阅读同好、分享阅读快感的心理需求。

  “十点读书会”

  每晚10点提供每日的“领读”,包含了主播领读、目标拆解、精华梳理、重要记忆点、思维导图等,提供阅读的建议。每读完1本书,公众号还将以文字、音频等形式进行系统梳理、专题总结,方便随时查阅,全国参与者上百万。成都本地,也有这样的线上读书会。

  成都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顶楼,有一家书店。与其他书店常年开门迎客不同,这里实行的是非预约不接待制。这里是四川最大的女性读书会——闺蜜读书会的活动场地。

  杨晓军因为爱阅读开了书店、办了读书会。成立于2014年的闺蜜读书会,目前在四川地区已拥有一万多名会员。在他看来,阅读的本质在于学以致用,读书会的作用则在于在网络时代阅读碎片化、肤浅化的情况下,引导读者深度阅读。

  严格押金打卡制

  督促300多人读完整本《红楼梦》

  杨晓军的手机里,微信提醒永远不开声音,因为消息实在太多。他管理着七八十个微信群,每个群的主题有所不同,比如有红楼梦阅读群、传统文化群、古典音乐群,成员都是闺蜜读书会的会员。

  事实上,微信群就是闺蜜读书会进行阅读活动的主要场所。根据会员的需求不同,她们进入不同的群阅读不同主题的书。阅读计划通常会持续100天,每年都有百日阅读计划。

  他还制定了严格的押金打卡制。每位会员在进入微信群之前必须先交200-300元不等的押金。在阅读周期内,会员需要定期在群内提交70-12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“打卡”,“出勤率”则被要求在50%以上,也就是说以100天为周期的话,会员必须有50天以上发表读书笔记。如果统计“出勤率”不达标,那么就会按照一定标准扣除押金作为“罚款”,实在不能按时完成或者阅读得十分不上心的会员,还有可能遭到淘汰。

  “读书笔记想糊弄我是糊弄不过去的,每本书我都会看,随便摘抄一段原文作为笔记我都看得出来。”杨晓军说,很多人一开始对他的押金打卡制满腹牢骚,认为他管理得太过严格,但最后运行非常有效。去年的阅读计划中,有300多人集体按时按质地读完了整本《红楼梦》。

  只吸纳27-48岁女性

  因为女性的精神需求远高于男性

  闺蜜读书会仅吸纳27-48岁的女性,因此闺蜜读书会的书单根据这个年龄段女性阅读的需求,主攻传统文化、古典音乐、西方文艺等几个方向。

  杨晓军从小酷爱读书,1998年他辞掉工作,用仅有的1000多块钱到夜市上摆起书摊,一做就快二十年。在这个过程中,原本认为开书店就能与书为伴的杨晓军却遇到了更大的困惑,“很多有价值的图书比菜市场的大白菜还便宜。有些书店的卖书人不懂书,也不读书,不能和读者形成互动的交流与共享,对文化的传播是没有多大帮助。”

  长期的书店经营中,杨晓军发现,女性对阅读的需求远远高于男性,购书的比例也高于男性。于是,杨晓军从书吧开始,一步步摸索,最终发展到今天的闺蜜读书会。“市面上各种大而化之的读书会很多,但都像一阵风,吹不了多久就散了。因为他们没做到精准定位。阅读本质上是非常私人化的事,指望不同年龄、性别的读者对同一本书都感兴趣是不可能的,在网络时代带来的阅读碎片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,由读书会来梳理安排的体系化、精准化阅读就尤为重要。”

  阅读的本质是要为生活服务。传统文化群主要读美术史、书法史,西方文艺群则关注文艺复兴书籍,最后的效果是希望让会员到西方旅游的时候不再盲目,去任何一场音乐会、一个博物馆都不会忐忑。

  每一个阅读者,就是一幅静美的图画。

  闺蜜读书会义工

  地铁上沉迷看书坐过站

  今年34岁的李金枝是闺蜜读书会的会员兼职义工。入会一年多以来,读书带给她的改变显而易见,如今和亲戚朋友谈天说地,她都能够旁征博引出书中的案例。

  这都得益于她读书的好习惯。虽然工作繁忙,她给自己规定一周要看三本书。休息的时间不多,她便将电子书籍下载到手机上,上下班时在地铁上抽空看书,有两次甚至因此坐过了站。

  “我不是一个喜欢原地踏步的人,提升自我于我而言很重要。”李金枝的工作是财务管理,接触到读书会颇为偶然。参加一个瑜伽班时,里面正好有朋友是读书会的,听了他的介绍,就唤起了读书的欲望。2015年底,加入了闺蜜读书会。

  “以前我看书,一个月最多也就读一本。如今不同了,读书会中‘牛人’很多,读书也有了紧迫感。“李金枝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,一周内要读完三本书。即使因为工作原因一周读不完三本,下一周也会尽量补上。

  一周内要完成如此多的阅读量,李金枝有自己的秘诀。“平时安静读书的时间并不多,所以我会就把电子书下载到手机上,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时候,就会拿起手机阅读。”

  加入读书会已有一年多时间,在周围的朋友们看来,如今的李金枝跟以前的谈吐有了明显的提升。“有次朋友们谈起林徽因,我正好看过关于她的传记,就说了些有意思的小故事,包括她的公公——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启超的故事。她们都惊叹我懂得多了。”

  对于自己的变化,李金枝对读书会颇为感激,如今她是读书会的义工,平时主要帮忙组织读书活动,有时候甚至还会打扫清洁。

评论